Sunday, December 01, 2013

黑山之旅(二):彩色的山

Biogradsko Lake
  續遊黑山共和國,從西面倚着愛琴海邊的熱鬧都市轉到北部山區的幽靜鄉鎮,仿如跨越了兩個世界。

公寓樓下堆放着柴木
  此國雖因黑色山脈得名,但這裏的山並不盡是黑色一片。我在科拉欣鎮(Kolašin)逗留了一周,這個小鎮建於翠綠的山腳下,秋季遊此,綠林之中又見片片橙色和黃色,景色非常秀麗。這裏的山也是滑雪地帶,但我未及看到白茫茫雪山風貌已要離去。鎮上大部份地方是村莊,至今家家戶戶仍燒柴做飯,遠望各農家小屋可見炊煙裊裊,走近人家則可見居民在斬柴或種田。有趣的是,這兒雖也發展了一些新式三層公寓,但大堂門外還是堆滿柴枝,構成一幅鄉鎮和城市生活之間的特別圖畫。
  科拉欣就近Biogradska Gora國家公園,一年四季都可經此鎮前往那裏的森林和湖泊探勝。遊人夏天可從這裏到全歐洲最深的峽谷Tara River Canyon撐獨木舟,冬天則可去滑雪,地理優勢讓這兒發展有潛力發展旅遊業。
  這個地方山明水秀,讓人心曠神怡,但她卻走過多段不堪回首的過去。數百年來歷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侵略、巴爾幹半島戰爭及兩場世界大戰,科拉欣鎮都不幸成為戰場,尤其在二戰軸心國入侵黑山期間更淪為重災區,因此這裏在1943年成為了黑山反法西斯運動的起源地。鎮中心佇立着多個紀念二戰期間犧牲的戰士和人民的雕像,提醒人們這段悲痛的歷史。
歐盟提供的垃圾車
  今日的科拉欣在保留大自然和農村風貌的同時,也明顯可見當地嘗試開拓旅遊業,鎮上見到遊客資訊中心和與村屋相映成趣的現代化酒店,而這裏的旅遊建設與西方國家的推動有很大關係。黑山共和國接受歐盟、意大利、奧地利和美國等政體的發展援助,這些發展計劃在推展城市化中的小鎮似乎特別顯眼,就連垃圾車和公共垃圾箱上都見到歐盟旗幟和 “Provided by the European Union”的印刷大字。遊客資訊中心門外的牌標示着它是由奧地利和意大利的官方機構贊助(兩個分別在一戰和二戰攻佔科拉欣的國家,是有意還是純粹巧合?),而政府大樓門外則懸着美國提供的職員訓練計劃的簡介牌,處處可察這個地方正於這些外國政府的各項計劃下尋求轉型。
彩色的山
  可是這裏的轉型發展項目管理有多成功,則成疑問。遊客資訊中心門外標示着它一周七天都開放,但我連續七天在它所述辦公室時間內到訪均吃閉門羹,詢問附近商店的職員,都說不知道它究竟幾時真的辦公。至於最接近鎮上巴士站那家大酒店,亦似關門大吉的樣子,門口貼上的告示說它暫停服務至20127月,但我在201310月經過時,它仍展示着這張告示。不過旅遊配套未成氣候也許未嘗不是好事,最少這個純情小鎮還未被成群遊客攻佔,我走在鎮上仍是一個罕有的外國人,仍可奢侈地在這裏享受一星期的村莊生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