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前,柏林群眾在歡呼聲中推翻這堵牆。今日,柏林群眾再來到這裏,卻是在抗議聲中疾呼:「保留這道牆!」
一度作為隔絕共產主義世界與資本主義世界「鐵幕」象徵的柏林圍牆,政治上「倒下」後,一塊塊石屎有被人民自發拆毁的、有最終由官方拆掉的、有被拿走留念的、有被出售的、有被移師到博物館的。僅存零落,本來就是要提醒人們一代血淚史。
那些為追求自由而拿起錘子砸爛圍牆的東德人民,當年也許沒想到現時成了歷史遺跡的一節,竟會因資本家為興建豪宅而再遭破壞。
柏林圍牆保存得最完整一段,即現為著名景點的「東邊畫廊」,三月底突然出現少了一塊。移除理由:讓地盆車輛進出。建築公司在缺口加上一扇閘,驟眼看上去,就像只是延綿圍牆中矮了的一截。賞畫的遊人們,大部分與這個洞擦身而過,便繼續前進賞畫,或繼續尋找最有名的《兄弟之吻》── 也是一道傷痕,原作品數年前已被洗掉,畫家赫然被通知後才再去重畫。也有些遊人駐足洞前,指劃着牆後的地盆討論或看個究竟。
數米的缺口看似不大,發展商也稱工程完成後會還原,但對許多重視這歷史見證、視這室外畫廊為柏林文化與自由堡壘的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傷口。
事情又豈只暫時移走三數幅牆畫?看着旁邊的O2體育館暨演唱會場地、偌大的廣告牌和河上的旅遊船,實在與牆上表達東德人民生活與理想的一幅幅藝術作品格格不入。牆以西的泥頭車,和牆以東一隻隻十多層樓高的吊臂,難以想到施普雷河兩岸建滿酒店、豪宅、商場後,會成了怎麼樣子?
我在缺口前面遇到Jordí Pérez(雖然他擁有一個西班牙語名字,但他是德國人),他在圍牆旁邊派傳單,呼籲遊人簽名反對在那裏建豪宅。「我很憤怒!他們怎可以這樣不尊重歷史!」這位在西德長大的中年漢告訴我,他一年半前才由波恩遷到柏林,但因小時候與家人探望住在東柏林的外祖父母而早與這個城市結緣。由於母親是由東德非法逃到西德,她多年都不能越過圍牆的另一邊回娘家看望父母。
問每一個柏林人,都總有一個像這樣與圍牆有關的故事。
保衞圍牆的義工們在缺口旁停泊宣傳車輛,車窗展示着柏林市長Klaus Wowereit與這個豪宅項目發展商Maik Uwe Hinkel的一幀握手合照。Jordí認為,因為市長與地產商關係友好,所以地產商得以在柏林橫行、甚至破壞歷史遺跡。
官商勾結? 地產霸權? 豈非似曾相識的語言?
平心而論,廿年前的柏林市政府已開展施普雷河畔發展計劃,並非到當今政府才決定。不過現市長掌政以來,即容許拍賣市內具歷史及藝術發展價值的公共地方,價高者得,市民氣憤他親地產商並不為過。
儘管民眾發動多次和平示威,關鍵的一次更因數百人群情洶湧而成功延遲動工,令護牆運動暫時獲得一點勝利, 但不消一個月,一個清晨五時,工程公司趁人們還在睡夢之際,在二百多名警員保護下,悄悄地移除這塊「障礙」了。
我想起我們的舊天星碼頭,一度漏夜趕工清拆。
柏林市民們一覺醒來,才知道圍牆出現了一個洞,猶如1961 年的一個早上,他們一覺醒來,突然發現那裏架了起鐵絲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